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2-05-31 00:00

前言
 
 我国再生资源的规模化生产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和沿海开放型经济崛起的产物。随着国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废弃物急于寻找出路,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劳动力资源的严重匮乏,废弃物处理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在此时,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则面临废旧金属蓄积量不高、产业结构调整还没有进入高峰期的制约,国外废料成为首选的原料来源。于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在沿海口岸对一些可以利用的废料在限制品种、杜绝污染、总量控制的原则指导下,部分开启了再生资源进口的渠道,为资源的寻求打开了一扇大门。此后,我国沿海的一些口岸成为废旧金属的集散和加工集中地区。作为高品质的“城市矿山”,废旧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极大地缓解了我国日趋紧缺的原材料需求,同时,与原生金属相比,再生金属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益,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的综合能耗分别只是原生铜、铝、铅、锌的18%、45%、27%和38%。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再生金属产业已经成为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税收及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国务院2009年公布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1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铜、铝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提高到90%、70%;铜、铝原料保障能力分别提高到40%、56%;再生铜、再生铝占铜、铝产量的比例分别提高到35%、25%。这表明我国未来几年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以及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再生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产业共生到产业融合
 
 废旧资源利用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但规模化的再生资源生产源于上世纪的东部沿海,以产业共生方式展开。由于东部沿海一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与珠三角“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不同,高速发展的浙江外向型制造业急需解决金属原料问题,因此,我国规模化的再生金属产业以产业共生方式开始在浙江形成。
 由于通过再生金属的拆解回收解决了大部分制造业急需的金属原料,特别是浙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链延伸得到加强,形成再生金属拆解产业与深加工产品制造产业的共生,如永康的铜加工业与五金业、上虞的铜管与制冷设备制造业、温州的铜板带与低压电器业、玉环的铜棒与水暖五金业、诸暨店口铜管棒与华东汽配五金水暖城之间均形成了对应的产业链优势。
 当前,基于市场导向的商业资本的累积带动产业资本的集聚,产业的发展又为市场提供更强劲的支撑——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形成犬产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产品制造业向上游再生材料制造业的延伸和上游再生材料制造业向产品制造业的延伸,再生金属产业开始由共生走向共融。
 
从分散经营走向圈区管理
 
 我国再生金属行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日前全国物资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但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中小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只占1%-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整个产业处于小、乱、散的状态。国内虽然有不少的集散地,但很难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集团,相当多的再生金属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单位,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园区是从20世纪90年代浙江台州拆解进口废旧有色金属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内外政策、经济环境较之发展之初,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沿海先进园区经过多年的经营,其经营模式呈现圈区管理的趋势。所谓圈区管理,是指园区按管理区、生产区、废物集中处理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管理区:设立园区管理部门,集工商、税务、海关、环保、质检为一体,统一监管。台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占地1600亩,园区以拆解废金属为主,区内已汇集了数家大型的年拆解能力超过10万吨的企业,园区通过统一征地并出售给企业,由企业自建厂房、道路和硬化地面;山东烟台园区工商、税务、海关、质检的计算机已经联网,对进出园区货物进行自动记录、报关、计税和质检。生产区:在园区企业高度集约化的同时,各园区之间金属回收利用市场也在进一步细分,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面积3000亩,以拆解废金属为主,设立了海关监管区、拆解加工区、员工生活区和污水固废处理区,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定位试点园区,宁波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厂房出租给企业经营,环保、海关、质检统一监管;江苏太仓港再生资源进口加工园区规划面积4.14平方公里,入园项目以废金属、废纸、废塑料为主,多数为外资企业,园区建成海关国检监管区、商务管理区和废物处理区,太仓园区实行统一征地,再将土地出售给企业建厂房经营,园区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废物处理设施;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400亩,入园企业以当地七类定点企业为主,主要经营废金属、废塑料,园区按功能分为拆解交易区、产品深加工区、污水处理区、功能服务区和生活服务区,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天津园区定为圈区管理园区。天津园区实行统一征地,再出售给企业建厂房经营。园区成立了管委会,设立了海关监管区,并在园区内实现商检和通关。
除上述初具规模的四个国家级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外,国家有关部门陆续批准了河北文安,广东肇庆、江门、梅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玉林和江西鹰潭等地开发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江苏张家港建设报废汽车压件拆解试点园区。除了上述国家批准建设的园区外,广东清远、辽宁沈阳、河北大成等地的园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已建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都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不仅方便资源集聚和管理,也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形象。
目前全国各地在建或建成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已达10多家,年处理废旧金属占中国进口总量一半以上,为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从污染走向环保
 
由于再生金属生产效益较好,进入门槛低,吸引了大量小型企业。小型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产小五金、零配件、压铸件等初级产品。或收集、拣选紫杂铜、黄杂铜等原料产品销售,由于规模小、装备落后、用人多、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而且分散在各个角落,管理难度大,不利于综合治理。而且小型企业“三废”治理不完善,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废气、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噪声扰民习以为常。是目前再生金属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我国电子和汽车行业的近20年快速发展,早期的废旧电子和汽车的淘汰期来临,国内的废旧金属堆存量加大,以前国内依靠农民自发形成的回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需求。2008年12月30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废旧机电产品和塑胶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重大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国家首次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纳入科技支撑计划,大力促进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的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国家针对资源蕴含量大的废机电、废家电和废塑胶等大宗固体废旧物资,开发综合高效利用新工艺、新方法及新设备,发展相应技术规范与标准。通过技术集成,建立工程化应用示范和技术集成示范园区,为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效率与再生资源产品产量,减少大宗固体废弃物及其控制再利用过程的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环保和管理上逐步完善,原生铜企业纷纷扩大费杂铜的利用,再生铜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再生铝行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产业技术升级;再生铅行业建设了自主研发的富氧密闭鼓风还原熔炼工程,这些都提升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升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了行业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质量,避免了环境污染,对于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圏区管理”的发展模式也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环境保护水平,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监管。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劳动与技术并重的生产模式
   
        再生资源的回收、拆解、分拣、加工等,需要有一支庞大的队伍,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回收企业5000—6000家,从业人员1500—1800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从事个体回收,占再生资源社会回收量的80%。另外,我国每年进口若干种废旧金属,包括废钢铁、废杂铜、废杂铝等,从事进口废金属拆解的企业解决了超过100万人的就业。
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金属回收率偏低。目前我国废杂金属拆解、拣选、收集等预处理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全国有近百万农民工参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很低。别处在废杂金属加工利用方面,除少数企业回收工艺和装备比较先进、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环境保护比较好、金属回收率比较高外,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体户都是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烧损大、能耗高、金属回收率低。而且多金属品种混杂,质量不稳定,难以生产高质量产品。
技术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处理废旧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和汽车方面,还有以投标形式进行的大型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整体拆装上,要求业者具备综合的拆解和处理能力,整体拆解中黑色的有色金属并存、铜铝和其他贵重金属并存、废旧吕和完全可以直接使用完好产品并存,甚至还有废塑料等非金属废料并存的状况。
 
       此外,技术含量的提高还体现在再生金属产品档次高端化、应用领域多元化的进程中。部分再生金属企业正从一般加工业过渡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浙江铜加工业过去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和打工昆曲”,经过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建立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专利示范企业,浙江铜加工龙头企业基本上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海洋工程、轻工造船、电子电器、信息通讯、建筑家装、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
 
从沿海向内陆转移
 
        再生金属产业向内陆转移主要是基于三个因素:第一是再生金属行业紧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趋势,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第二是全球产业链转移后所形成的新的市场也向中西部转移;第三是再生金属的原材料逐渐由国际向国内、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我国专门以进口废铜金属为原料的拆解加工处理行业,最初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东和浙江沿海一带地区,在港台资本进行行业转移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走地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再生金属行业的分布呈现从沿海的台州等地向江西转移、从广东的南海向粤北逐步转移的趋势。九十年代后期,向北部扩散至天津一带,2000年后逐渐出现内陆转移。中部地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承接东部再生金属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条件,如江西已逐步成为再生金属拆解、冶炼、加工的新基地,已有32家大型铜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鹰潭,使该市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迅速扩张至69家,目前铜加工能力新增56万吨,跃升至116万吨。鹰潭形成了铜杆、线、管、棒、板带、异型材及铜铸件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是办内收割在内陆地区由国家批准设立的铜拆解加工区。建成后将形成180万吨的年拆解能力,年产进40万吨再生铜、10万吨铝、95万吨钢铁,成为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
近年来,重庆已开始成为再生金属产业转移地。2009年6月国内最大的再生铝企业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再生铝及铝硅合金项目在永川工业园区港桥工业园举行了开工仪式,建设规模为年产30万吨再生铝及年产30万吨铝硅中间合金;全国最大的再生铅企业江苏春兴集团在大足邮亭形成了5万吨再生铅生产能力。
 
 
从产业共生到产业融合
 
废旧资源利用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但规模化的再生资源生产源于上世纪的东部沿海,以产业共生方式展开。由于东部沿海一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与珠三角“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开放型经济不同,高速发展的浙江外向型制造业急需解决金属原料问题,因此,我国规模化的再生金属产业以产业共生方式开始在浙江形成。
由于通过再生金属的拆解回收解决了大部分制造业急需的金属原料,特别是浙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链延伸得到加强,形成再生金属拆解产业与深加工产品制造产业的共生,如永康的铜加工业与五金业、上虞的铜管与制冷设备制造业、温州的铜板带与低压电器业、玉环的铜棒与水暖五金业、诸暨店口铜管棒与华东汽配五金水暖城之间均形成了对应的产业链优势。
当前,基于市场导向的商业资本的累积带动产业资本的集聚,产业的发展又为市场提供更强劲的支撑——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形成犬产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产品制造业向上游再生材料制造业的延伸和上游再生材料制造业向产品制造业的延伸,再生金属产业开始由共生走向共融。
 
从分散经营走向圈区管理
 
 我国再生金属行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日前全国物资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但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中小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只占1%-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整个产业处于小、乱、散的状态。国内虽然有不少的集散地,但很难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集团,相当多的再生金属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单位,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园区是从20世纪90年代浙江台州拆解进口废旧有色金属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内外政策、经济环境较之发展之初,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沿海先进园区经过多年的经营,其经营模式呈现圈区管理的趋势。所谓圈区管理,是指园区按管理区、生产区、废物集中处理区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管理区:设立园区管理部门,集工商、税务、海关、环保、质检为一体,统一监管。台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占地1600亩,园区以拆解废金属为主,区内已汇集了数家大型的年拆解能力超过10万吨的企业,园区通过统一征地并出售给企业,由企业自建厂房、道路和硬化地面;山东烟台园区工商、税务、海关、质检的计算机已经联网,对进出园区货物进行自动记录、报关、计税和质检。生产区:在园区企业高度集约化的同时,各园区之间金属回收利用市场也在进一步细分,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面积3000亩,以拆解废金属为主,设立了海关监管区、拆解加工区、员工生活区和污水固废处理区,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定位试点园区,宁波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厂房出租给企业经营,环保、海关、质检统一监管;江苏太仓港再生资源进口加工园区规划面积4.14平方公里,入园项目以废金属、废纸、废塑料为主,多数为外资企业,园区建成海关国检监管区、商务管理区和废物处理区,太仓园区实行统一征地,再将土地出售给企业建厂房经营,园区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废物处理设施;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400亩,入园企业以当地七类定点企业为主,主要经营废金属、废塑料,园区按功能分为拆解交易区、产品深加工区、污水处理区、功能服务区和生活服务区,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天津园区定为圈区管理园区。天津园区实行统一征地,再出售给企业建厂房经营。园区成立了管委会,设立了海关监管区,并在园区内实现商检和通关。
除上述初具规模的四个国家级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外,国家有关部门陆续批准了河北文安,广东肇庆、江门、梅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玉林和江西鹰潭等地开发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江苏张家港建设报废汽车压件拆解试点园区。除了上述国家批准建设的园区外,广东清远、辽宁沈阳、河北大成等地的园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已建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都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不仅方便资源集聚和管理,也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形象。
 目前全国各地在建或建成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已达10多家,年处理废旧金属占中国进口总量一半以上,为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从污染走向环保
 
 由于再生金属生产效益较好,进入门槛低,吸引了大量小型企业。小型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产小五金、零配件、压铸件等初级产品。或收集、拣选紫杂铜、黄杂铜等原料产品销售,由于规模小、装备落后、用人多、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而且分散在各个角落,管理难度大,不利于综合治理。而且小型企业“三废”治理不完善,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废气、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噪声扰民习以为常。是目前再生金属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我国电子和汽车行业的近20年快速发展,早期的废旧电子和汽车的淘汰期来临,国内的废旧金属堆存量加大,以前国内依靠农民自发形成的回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需求。2008年12月30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废旧机电产品和塑胶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重大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国家首次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纳入科技支撑计划,大力促进再生资源利用行业的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国家针对资源蕴含量大的废机电、废家电和废塑胶等大宗固体废旧物资,开发综合高效利用新工艺、新方法及新设备,发展相应技术规范与标准。通过技术集成,建立工程化应用示范和技术集成示范园区,为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效率与再生资源产品产量,减少大宗固体废弃物及其控制再利用过程的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环保和管理上逐步完善,原生铜企业纷纷扩大费杂铜的利用,再生铜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再生铝行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产业技术升级;再生铅行业建设了自主研发的富氧密闭鼓风还原熔炼工程,这些都提升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升了中国再生金属产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了行业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质量,避免了环境污染,对于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圏区管理”的发展模式也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环境保护水平,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监管。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劳动与技术并重的生产模式
 
         再生资源的回收、拆解、分拣、加工等,需要有一支庞大的队伍,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回收企业5000—6000家,从业人员1500—1800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从事个体回收,占再生资源社会回收量的80%。另外,我国每年进口若干种废旧金属,包括废钢铁、废杂铜、废杂铝等,从事进口废金属拆解的企业解决了超过100万人的就业。
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金属回收率偏低。目前我国废杂金属拆解、拣选、收集等预处理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全国有近百万农民工参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很低。别处在废杂金属加工利用方面,除少数企业回收工艺和装备比较先进、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环境保护比较好、金属回收率比较高外,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体户都是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烧损大、能耗高、金属回收率低。而且多金属品种混杂,质量不稳定,难以生产高质量产品。
技术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处理废旧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和汽车方面,还有以投标形式进行的大型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整体拆装上,要求业者具备综合的拆解和处理能力,整体拆解中黑色的有色金属并存、铜铝和其他贵重金属并存、废旧吕和完全可以直接使用完好产品并存,甚至还有废塑料等非金属废料并存的状况。
 
        此外,技术含量的提高还体现在再生金属产品档次高端化、应用领域多元化的进程中。部分再生金属企业正从一般加工业过渡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浙江铜加工业过去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和打工昆曲”,经过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建立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专利示范企业,浙江铜加工龙头企业基本上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海洋工程、轻工造船、电子电器、信息通讯、建筑家装、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
 
从沿海向内陆转移
 
       再生金属产业向内陆转移主要是基于三个因素:第一是再生金属行业紧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趋势,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第二是全球产业链转移后所形成的新的市场也向中西部转移;第三是再生金属的原材料逐渐由国际向国内、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我国专门以进口废铜金属为原料的拆解加工处理行业,最初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广东和浙江沿海一带地区,在港台资本进行行业转移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走地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再生金属行业的分布呈现从沿海的台州等地向江西转移、从广东的南海向粤北逐步转移的趋势。九十年代后期,向北部扩散至天津一带,2000年后逐渐出现内陆转移。中部地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承接东部再生金属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条件,如江西已逐步成为再生金属拆解、冶炼、加工的新基地,已有32家大型铜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鹰潭,使该市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迅速扩张至69家,目前铜加工能力新增56万吨,跃升至116万吨。鹰潭形成了铜杆、线、管、棒、板带、异型材及铜铸件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是办内收割在内陆地区由国家批准设立的铜拆解加工区。建成后将形成180万吨的年拆解能力,年产进40万吨再生铜、10万吨铝、95万吨钢铁,成为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
近年来,重庆已开始成为再生金属产业转移地。2009年6月国内最大的再生铝企业上海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再生铝及铝硅合金项目在永川工业园区港桥工业园举行了开工仪式,建设规模为年产30万吨再生铝及年产30万吨铝硅中间合金;全国最大的再生铅企业江苏春兴集团在大足邮亭形成了5万吨再生铅生产能力。
      
 
        
         文章摘自文刊《中国循环经济》2012/第4期/总第20期

 

 
 
 

版权所有: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浙ICP备12017944号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北明程路789号6楼 邮编:315012 联系电话:0574-83026592 Email:huanbcy126@126.com

最佳使用效果1366*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8.0及以上版本 技术支持:浙江星寰科技